發電企業管理效益增值專家
19年深耕細作,幫助800多家發電企業提質增效
4006-888-608
現場實錄

現場實錄

副標題

春華秋實結碩果,風勁揚帆正當時。歷經7個月,在田集電廠及推進辦的支持下,熱控專業安全文明生產“上臺階、創標桿”工作從起步到成長,從無序到有序,圓滿完成了既定的創建目標。在整個過程中專業和班組全員參與,所有維護單位通力配合,充分發揮出了一線員工貼近現場、掌握設備的特點,打贏了2022年度這場提升戰斗力的硬仗,為精細化設備管理維護打下了基礎、為安全穩定運行貢獻出力量。熱控專業的特點就是設備類型多...
2022-12-21
近日,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發布《關于表彰2022-2023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決定》 ,由公司負責建設、管理、運營的華電廣州增城燃氣冷熱電三聯供工程榜上有名,獲得“2022-2023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”。
2022-12-21
華電順德清遠(英德)經濟合作區熱電聯產(2×9F級)項目為廣東省重點發電工程,本期建設2套F級改進型燃氣—蒸汽聯合循環機組及相應的公用設施,預留后續一臺機組的擴建場地,占地面積9.17萬㎡,總建筑面積3.16萬㎡,單機容量達501.6MW,是目前已投產的全國單機發電容量最大的9F級雙軸重型燃機項目。
2022-12-19
編者按:產業工人是工人階級中發揮支撐作用的主體力量,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中堅力量,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骨干力量,是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有生力量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戰略高度,就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,明確要求就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提出總體思路和系統方案,為推進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。
2022-12-16

點檢人員工作技能提升訓練

基本信息

課題時間:2天(6小時/天)

授課講師:立正顧問機構專家團隊

學員人數:30人為最佳,基于效果考慮最多建議不超過50人

授課對象:企業基層中層管理人員、班組長、點檢員、檢修維護人員

授課形式:講師授課、圖片展示、案例分析、小組討論


課程背景

“點檢員”,作為“點檢定修制”中最為重要的因素,被譽為“關鍵崗位的關鍵人員”。在企業安全生產過程中,總體把控本專業的質量、技術、設備、工程和項目等領域,對個人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。

“點檢定修制”依靠管理理論的先進性,正在被越來越多電力企業的生產、檢修、維護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用。

本課程試圖探討點檢人員的崗位職責,分析點檢人員應該具備的素質,如何更好的應對電力企業24小時生產連續性,更大地發揮點檢人員作用。為電力企業提供更為有力的保障作用和強有力的支撐作用。促進電力企業高效發展。


課程收益

1.學員明確自身角色定位,持續訓練自身基本功,不斷提高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

2.學員了解勝任本崗位工作應具備的素質,努力將培養業務素質與日常工作相結合,持續獲得新的工作方法

3.學員牢固掌握對所轄設備的全生命周期和全流程管理,提高自身所轄設備的安全性、經濟性和可靠性

4.學員牢固樹立平臺系統輔助作用和輔助方法,將行業經驗內化為系統平臺信息,提高設備管理水平

5.通過對課程的學習,加強與各部門、各專業及所轄班組人員溝通協調能力,不斷拓寬項目經理的業務溝通渠道,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


課程特色

1.講師講解,立足現場實際,深入淺出地講解演繹,讓學員充分理解

2.形式多樣,培訓采取課堂集中培訓的形式進行通過課堂講述、視頻播放、圖片展示、案例分析等方式,使學員充分牢固掌握課堂所學知識

3.實戰演練,面對面進行問題提出及解答,確保人員明確重點和難點

4.案例演示,通過經典設備管理案例(機組大小修、供熱系統改造、直流蓄電池缺陷管理等),明確重點內容是否掌握


課程大綱


第一講:點檢人員的“角色”——“關鍵崗位的關鍵人員”


一、點檢人員的“兩種類型”——“橫向到邊,縱向到底”

1.技術型點檢員的“橫向”發展

參考對象:項目經理、建造師

案例:某企業點檢人員固守技術路線的失敗

2.系統型點檢員的“縱向”發展

參考對象:專業技術工程師

案例:某企業系統型點檢員技術不深挖的弊端


二、點檢員“四項基本功”

1.設備管理“精細化”

  1)日常巡檢巡視——精準掌握

  2)“強條”專項改造——達標到位

  3)多專業交叉配合項目——配合有力

2.檢修管理“文件化”

  1)重大項目、非標項目——“重拳實施”

  2)同類型項目的合并整合——“體現類型”

  3)非重要項目的取舍——日常與重點區別

案例:作業標準中檢修項目的取舍和整合


3.設備招投標管理“流程化”

  1)技術規范書編制——“廣納賢聽”

  2)技術評標——“恪守規則”

  3)現場監造——“痛點前置”

案例:對物資招采系統規則的靈活運用

4.質量管理“簽證化”

  1)驗證點——“勤于抽查”

  2)停工待檢點——“作業面切換”

  3)工程變更——“及時迅速”

案例:對W(驗證點)和H(停工待檢點)管理


第二講:點檢人員與配合對象管理“三大交流”


一、點檢員與班組負責人——“交底”

1. 班組長性格辨識

2. 班組長擅長領域

3. 班組長的工作不足

4. 工作最大忌諱——“不要超越班組長權限直接指揮”


二、點檢員與班組層級和人員——“交心”

1. 班組層級“摸底”

2. 作業組配合情況

3. 作業人員工作優缺點

4. 工作最大注意——“善于想辦法補強作業組工作不足”


三、點檢員與外委檢修隊伍和廠家人員——“交利”

1. 長期合作外委隊伍——“重點照顧”

2. 首次合作外委隊伍——“持之以恒”

3. 長期合作技術廠家人員——“痛點分析”

4. 首次合作技術廠家人員——“不斷摸索”

案例:點檢人員對于配合人員的“現狀評估”


第三講:點檢人員日常工作“四大重點”


一、建章立制——重在沉淀

1. 規章、制度、辦法編制

  1)心中有數——自身沉淀

  2)廣征意見——形成補充

  3)重點敲定——完善確認

2. 作業指導書和作業文件編制

  1)安全+技術——“雙體系”

  2)標準+非標——“雙類型”

  3)人員+設備——“雙管理”

案例:技術管理文件

3. 圖紙繪制、會審

  1)現場查證——杜絕“閉門造車”

  2)多方會審——杜絕“孤陋寡聞”

  3)會審變更——杜絕“拖延怠慢”

4. 報表、匯報材料、PPT編制

  1)“圖表、數據說話”——杜絕“主觀臆斷”

  2)重點突出、特色鮮明——杜絕“長篇大論”

  3)證據留存、資料歸檔——杜絕“查無對證”

案例:某企業點檢員設備管理月度匯報材料


二、日常管理——經驗內化

1.設備點檢

  1)單體設備巡檢——個體指標

  2)整體系統巡檢——整體效能

  3)特殊點位巡檢——薄弱補強

案例:某電廠點檢人員注重設備巡檢

2.日常消缺

  1)即時性——早布置

  2)邏輯性——通流程

  3)結果性——重驗證

案例:某企業點檢員設備管理

3.搶修管理

  1)特事特辦——直通負責人

  2)善打攻堅——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

  3)后勤保障——支撐有力

案例:某點檢員持續關注搶修中的后勤保障問題


三、重點督辦——不打折扣

1.消除問題在“前端”

  1)設備應該“本質安全”

  2)強調重視“未遂事故”

  3)思想麻痹“最大隱患”

2.事故案例不“重演”

3.人身安全必“關注”

  1)外委檢修和技術服務人員——不熟悉

  2)班組維護人員——不認真

  3)點檢人員自身安全——不落單

4.問題閉環在“節點”

  1)立即整改——盡心竭力

  2)月度整改——計劃明確

  3)半年、全年整改——注重實效

案例:點檢員長期關注“問題庫”的整改工作

案例:制度對于“重復發生事故”


四、部門協作——人為我用

1. 點檢員與物資部門(供應鏈)關系

  1)商務部分+技術部分

  2)各司其職

  3)緊密銜接

案例:某點檢員與物資采購人員密切配合

2. 點檢員與檢修車間及班組關系

  1)長期協作,合作共贏

  2)“組織”與“技術”紛爭

  3)為了工作,善于“撕破臉皮”

3. 點檢員與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關系

  1)目標明確——杜絕事故

  2)問題整改——立即執行

  3)項目亮點——明確利害

案例:“四不兩直”情況開展

4. 與運行管理部門關系

  1)注重問題——了解設備“瓶頸”

  2)勤于溝通——立足設備本質

  3)重大試驗——多方商討研究


第四講:優秀點檢員“四個亮點”


一、建造師+工程師——“雙師型”思維管理

1.建造師——工程項目經理——橫向廣度

2.工程師——專業技術人員——縱向深度

案例:日常巡檢后發現設備問題

案例:兩臺設備故障跳閘


二、專業技術+體系管理——“雙體系”工作保障

1.專業技術——解決“做什么”的問題

  1)執行到位——“不打折扣”

  2)貫徹到底——“丟項甩項”

2.體系管理——解決“合規性”的問題

  1)安全質量——人身、設備保障

  2)內外審——風險防控

三、商務談判+技術規范——“雙角色”業務優勢

1.商務思維

  1)設計、試驗商務人員

  2)設備商務人員

2.技術規范

  1)設計、試驗技術人員

  2)設備技術人員

四、單體設備+系統運行——“雙范疇”通盤考量

1.單體設備最大效能

  1)設備優缺點

  2)設備參數權衡

2.系統運行需求性

  1)系統運行需求

  2)系統對設備特殊要求

3.系統運行最優方案

  1)設備與系統配合

  2)設備與設備配合


課程回顧總結與答疑解惑

注:內容的側重點和時間分配比例,我們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和學員的現場表現做相應的調整。

文章分類: 現場管理課程
聯系我們

深圳市南山數字文化產業基地西塔1608

座機:0755-86219428
手機:18664924314
全國服務熱線

4006-888-608

發電企業效益增值專家